诗韵润心,美育化人—我院成功举办美育浸润诗词创作体会交流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05 作者:隋洋

为深化美育教学,涵养师生人文素养,11月5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启萌书院)邀请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渭南市政协原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书法家、长安诗人陈俊哲做“美育浸润诗词创作体会交流”专题讲座,学前教育学院党政领导及师生300余人参加。

陈俊哲开篇引孔子《论语·阳货》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经典论述, 以“写诗为何”为主题,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以18组原创诗作及其背后的故事,从情感抒发、人生智慧、哲学思考、寄情山水、经营家庭、内省升华、开阔心胸、热爱家国等多个维度,生动地阐释了诗词创作的要素,点明诗歌在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历练人生智慧、改进社会治理中的多元价值。

他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例,从2007年创作第一首诗《下海》,到《拔仙台极目》中“纵使未谋姜尚面,不妨到此列仙班”的情怀抒发,揭示了“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创作真谛。在谈及诗词与书法的关联时,陈俊哲指出,书法是诗词的视觉呈现,诗词是书法的精神核心,二者均注重“情”与“韵”。从“诗可以是不经意间的偶然得之”“诗可以是难以掩饰的喜悦”“诗可以是走进自然的幡然醒悟”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诗词创作的源泉、方法与意义,生动讲解了诗词与生活、自然、情感、志向的紧密联系,引导师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在平凡细节中捕捉灵感。鼓励学生从自然、亲情、家国情怀中汲取养分,以诗记录时代、表达自我。

在互动交流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提升想象力”,“如何让诗歌不止于表面而有深度”等提问,陈俊哲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答,强调积累与阅历是想象力的根基,鼓励在平凡事物中挖掘哲思与共鸣。针对教师提出的“在AI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诗歌文化?”陈俊哲认为,科技与传统并非对立,建议“在保护中发掘,在教学中转化”,既要系统整理、数字化保存诗歌文献,也要推动诗词融入教学体系,开发课程与资源,让古老诗心在当代课堂中焕发新生。

活动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整场讲座不仅是一堂深刻的美育课,更是一堂关于爱与人生追求的哲学课。通过陈俊哲分享的数十首饱含真情实感的诗作,师生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深刻体会到诗歌作为情感世界与精神写照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广大师生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美育水平,为培养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高素质人才注入鲜活的的人文底蕴。

上一条:特等奖2项 一等奖19项 二等奖7项 ——我...

下一条:民盟西铁院支部携手社区开展爱心捐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