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随着甘肃省高考网上录取结束,历时一个多月的2018年网上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本年度学院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招生工作再创佳绩。今年学院共面向全国29个省、市(直辖)、自治区计划招生,实际录取新生4198人,其中省内录取3595人(含前期单独招生),省外录取603人。二本线以上的新生147人(省内80人,省外67人)。
一、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录取工作“阳光作业”
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录取工作,学院主要领导多次指示招生就业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宗旨意识,履行责任担当,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做好招录工作。录取工作中,我院严格执行《教育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各省考试院具体招生录取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别是教育部“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全方位实施“阳光工程”,做到了招生信息“十公开”,确保了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录取期间,学院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招生工作。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招生就业办公室组织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开展录取工作,整个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学院招生章程,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规范执行录取工作程序和流程,严格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顺利完成了各个省份的录取工作。
二、省内生源数量充足,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在陕西省高职招生计划充足,但上线考生数量不足,高职招生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今年我院继续保持良好的招生态势:所有在陕西省录取的普通类学生分数全部超过三本线,其中录取的普通理工类学生最高分465分,最低分363分,最低位次号120775,超出省高职控制线203分,超出三本控制线31分;普通文史类学生录取最高分480分,最低分451分,最低位次号31274,超出省高职控制线291分,超出三本控制线106分。文、理科录取分数首次均位居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第一名。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院中外合作办学逐渐得到社会及考生的认可,2018年国际交通学院所有专业均一次满额投档,其中文科录取最高446分,批次投档最低340分;理科录取最高409分,批次投档最低266分,录取分数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省外计划顺利执行,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我院外省招生计划636人,有订单协议的省份计划有所增加,其中江苏省计划增至80个、安徽省增至60个、甘肃省增至72个,其余25个省份(市)计划微调,基本维持不变。
从省外录取结果来看,2018年,我院积极适应高考改革趋势,加大在周边省份的招生宣传力度,精心设计各省招生宣传方案,逐步扩大学院影响力。在招生宣传期间,各二级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员参与招生宣传,为学院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做出积极贡献。今年我院在省外28省、市(直辖)和自治区招生中,25个省市均一次满额投档,其中辽宁省录取分数超过本科控制线(从2018年起,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合并),山西省录取分数超过当地本科第二批C类控制线,浙江省录取分数超过本科第三段录取控制线,河北、河南、新疆、安徽、江西、云南、海南等省录取分数接近本科二批次控制线(因高考改革取消“三本”),甘肃省的录取分数超出当地本科三批次控制线,青海、宁夏等地的录取分数接近当地本科三批次控制线。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广大考生纷纷将我院作为深造的首选学校,充分证明了学院的区位优势以及在西部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凝心聚力,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高质量的生源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招收高质量新生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竞争的焦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院积极应对,通过建立科学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和稳定的招生宣传队伍,扎实推进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扩大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生源质量新突破。
高考结束后,学院专门抽调各有关专业的骨干教师远赴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南通市,参加当地的高考咨询会,一方面扩大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与学院有订单协议的城市地铁公司做好前期服务,争取当地的优质生源报考我院,为订单班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招生录取期间,招生就业办公室保持咨询与宣传同步,通过学院招生信息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向订阅用户及时推送我院校园文化、招生政策、招生动态等各类招生信息。全天候开通招生咨询热线,做到耐心细致答疑,及时反馈问题,帮助考生和家长获取更多的招生资讯。及时开放学院招生咨询处,热情接待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现场咨询,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组织参加了陕西省第八届教育博览会及高考招生咨询会。在展会期间,由于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办学,专业设置立足于服务轨道类企业和地方经济,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紧密接轨,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得到社会和广大考生的充分认可,来我院展台前咨询的考生及家长络绎不绝,成为最受关注的高职院校。
今后,招生就业办公室将对我院近年来的招生录取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优势与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为学院调整专业结构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