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西安易俗社社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惠敏莉率领易俗社传承班学员,来我院作《千年秦腔艺术的舞台魅力》学术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邓耀斌,宣传部部长张家琪、团委书记张治平、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任建国、国际交通学院院长韩发强到现场聆听报告,思政部全体教师与新时代学习社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会议由思政部办公室副主任赵建英主持。

报告开讲前,我院与西安易俗社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共建活动揭牌仪式。我院思政部思法与心理教研室主任焦雯宣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易俗社,“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和思政部毛特与美育教研室主任邢卫红现场共同签字,根据协议内容,日后双方将充分发挥西安易俗社的优势及其所蕴含的宝贵非物质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校外“第二课堂”和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随后,由邓耀斌与惠敏莉共同为“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牌匾揭牌。

报告会上,惠敏莉从秦腔的起源谈起,从创社者的民族担当讲到继承者的创新发展,为现场200多名师生详细讲解了秦腔和易俗社的基本历史和现状、秦腔的编演种类、声腔特点、唱词、板式等内容,惠老师躬身范唱经典选段、传承班学员上台展示四功五法,哀婉的板胡,轻快的扬琴以及婉转的唱腔似穿越时光的隧道,现场掌声阵阵、气氛活跃。随后,她结合自身学戏经历,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殷殷期望,她希望在座的新时代铁路学子能始终不忘初心,业精于勤,积极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夯实知识,努力成长为轨道交通行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后,惠老师与传承班学员共同为大家展示了传统秦腔艺术中的声腔、服饰、道具之美,学生在易俗社四位学员的指导下上台置换戏装,亲身体验了秦腔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回味无穷。最后,全体师生与西安易俗社全体学员上台合影留念。



本次报告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西铁院大讲堂的一场专题讲座,相信新时代的铁路学子一定能积极努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